固体饮料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:六、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
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,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,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、不洁物。
(一)基本生产流程。
水+辅料
↓
原料→调配→脱水干燥→成型包装→成品
(二)关键控制环节。
(三)*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。
设备、环境、原辅材料、包装材料、脱水干燥、冷却包装、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,固体饮料食品饮料无菌车间,易使产品的水分、卫生指标等不合格;配料控制等环节易造成食品添加剂**范围和**量使用。
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-2011
57 通风与净化空调
7.1 系统
7.1.1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应尽量采用局部净化方法,保护关键区域达到所需的控制参数。
7.1.2 空气净化系统应设立三级过滤,特殊配方食品饮料无菌车间,其位置为新风口、风机正压段、送风口。
7.1.3 I、Ⅱ级洁净用房的送风口应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,Ⅲ、Ⅳ级应安装不低于亚高效的空气过滤器。
7.1.4 风机正压段宜设不低于中效的空气过滤器。
7.1.5 洁净用房回风口应安装初阻力不大于 30Pa、细菌一次通过的除菌效率不低于 90%、颗粒物一次通过的计重过滤效率不低于 95%的空气过滤器。
7.1.6 普通集中空调系统回风口应安装初阻力不大于 20Pa、细菌一次通过的除菌效率不低于90%、颗粒物一次通过的计重过滤效率不低于 95%的空气过滤器。
7.1.7 室外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PM10 未**过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GB 3095 中二级标准时,新风口宜设粗效和中效空气过滤器。室外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PM10 **过上述二级标准时,宜在新风口增设*三道低阻高中效空气过滤器。
7.1.8 有高温、高湿、臭味和气体(包括蒸汽及有毒气体)或粉尘产生(如磨粉工段)的场所不得使用循环风,应有排风和适当的处理,排风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。
7.1.9 洁净用房的空调系统应有风机启停顺序和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系统。
7.1.10 空调机组内过滤器前后应安装压差计。
7.1.11 风口和风管应方便清洗,糕点食品饮料无菌车间,易堵和需经常清洗的管段可采用纤维织物风管。
7.1.12 物料收集用的排风管道宜采用 304或 316 不锈钢。
7.1.13食品生产、包装及仓库等非洁净用房场所,应有良好的通风。
无菌净化食品生产工厂设计汇龙建议
无菌净化食品生产工厂的设计据《GB 50687-2011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》进行,食品饮料无菌车间,主要包括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、工艺设计、工艺管道及设备、建筑、空气净化。分别阐述如下:
2.5.1空气净化系统由空气净化、空气调节两部分组成。
2.5.2空气净化就是对送入无菌车间的空气进行除尘、除菌,达到生产需要。
2.5.3空气调节是对空气温度进行制冷或制热、除湿或加湿调节。
2.5.4食品生产企业采用集中式空气净化处理,由送风、回风、排风系统包括静音风箱、鼓风机、风管、风阀等管道送风和由鼓风机、新风除湿器、新风粗过滤器、初效过滤器、循环风机、中效过滤器、高效过滤器组成的空调过滤系统两部分组成。
2.5.5无菌车间空调参数参考:夏季24~26℃,湿度55~65%;冬季18~20℃,湿度45~55%.
2.5.6制冷机组可以选择风冷式制冷机组或者水冷式制冷机组,包括螺杆压缩机组、水泵、水塔、膨胀水箱、循环水管、阀门、测量指示仪表等,主要作制冷或制热作用。
2.5.7净化空调箱由箱体、风机新风入口、新风过滤网、粗过滤器、回风口、冷交换盘管、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盘管、中效过滤器、送风口等组成。
2.5.8紫外线杀菌灯的安装和布置需规范。
2.5.9车间设计为2度倾斜以便排污及清洁,墙面应防潮便于清扫,地面有相应排污口。